我第一次动手清洗洗衣机槽,是因为有天把衣服拿出来,闻到一股说不出是潮味还是霉味的味道。那件T恤我刚晒上去,楼下的阿姨就喊:“你家洗衣机该洗洗了吧?”我心里一咯噔——平时衣服看着干净,谁会想到机器自己可能比袜子还脏。
我那台滚筒已经用四年,滤网倒是每隔一两个月洗,但内槽我真没动过。直到这次我才知道,槽壁和外桶之间藏的脏东西,光靠市售的清洁剂根本冲不下来。
看机龄:两三年的机器,基本是洗涤剂结块、少量纤维屑;五年以上的,霉斑、黏糊状污垢、甚至小虫尸体都有可能。
看类型:滚筒和波轮不一样,滚筒拆口小、污垢集中在橡胶圈和内槽外壁;波轮缝隙多、底盘下更容易积黏泥。
看使用习惯:常用冷水、低水位的,脏得比高温洗的快。常洗毛巾床单的,纤维屑更厚。
我之前为了省电,常开“20℃快洗”,结果就是脏东西没溶开,全贴在了看不见的地方。
关电关水,把滚筒的橡胶圈掰开看看里面,有没有黑色粘条或者白色结块。用蘸了稀释洗洁精的旧牙刷慢慢刷,刷到能看到原来的颜色为止。波轮的话,可以用螺丝刀拆底盘——第一次拆的时候我愣住了,底下竟然有一圈黄黑色的泥。
把机器设成最高水位+最高水温(滚筒一般是90℃那档),倒进半袋小苏打+半袋柠檬酸,等它搅动个五分钟后按暂停,闷个半小时再继续。
这招是阿豪(修家电的朋友)教我的,他说单纯泡不行,要有加热+搅动才能让结块松下来。
第二轮加清水+一杯白醋跑完整个洗涤程序,把之前泡下来的脏水冲干净。你会看到排水管出来的水有点浑,甚至漂着小黑片,那就是之前贴在槽壁上的老垢。
洗完开门通风:别嫌占地方,开个一夜,橡胶圈和内壁干得快,不容易长霉。
每周空转一次漂洗:用最高水位、常温清水,冲掉残留泡沫和纤维屑。
别贪省洗涤剂:量太多反而冲不净,泡沫残留会滋生黏滑的“生物膜”。
我之前一个月洗一次地毯,结果没多冲两遍漂洗,地毯上的毛跟洗衣液结成团,贴在了内桶外壁,久而久之就是臭味来源。
光用清洁剂:那种一颗丢进去的泡腾片,对轻微水垢还行,对厚垢真心不够。
一年一次大清理:频率太低,脏得太厚很难一次洗掉;建议三到四个月小清一次。
只刷看得见的地方:橡胶圈外侧干净≠内槽干净,真正脏的在看不见的夹层。
找专业的上门拆洗,一般200–300元,优点是能看到拆出来的脏东西,缺点是拆装有风险,老机器可能会漏水。我自己是宁可多花点时间DIY,至少知道哪颗螺丝该怎么拧。
洗衣机清洗槽自己搞并不难,关键是拆+热+冲三步结合,再配合日常的小习惯,就能让机器多用几年,还能让衣服真的干净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见排出来那盆黑水的时候,有点后悔没早点动手——就冲那画面,这活儿三个月一次我也认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