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全网热议 > 正文内容

考研失败了该怎么办?我当年复试被刷后,做了这五件事

我考研失败那年,是冬天。

复试名单公布的那天晚上,我一个人在出租屋把手机反复刷了十几次,直到确认自己的名字真的不在上面。

那种感觉,说不上是震惊还是失落,反正就是——所有努力仿佛一下子归零。

我一个人坐在床边,从晚上九点坐到凌晨两点。窗外在下小雨,屋里只有我自己呼吸的声音。

那一刻,我特别想知道:“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
所以这篇文章不是写给所有人的,只写给正在经历或者刚刚经历考研失败的你。

我想告诉你:我也失败过,但我走过来了。

以下这些话,是我踩过坑、哭过夜、重整人生后的经验,真诚地分享给你。


一、允许自己难过几天,真的没关系


我当时第一个冲动就是:不能丧,赶紧找工作,赶紧准备二战。

但现在回头看,真没必要急着“假装坚强”。

我那几天,哪都没去,每天醒来就刷微博、看综艺、发呆。

甚至有一天,我连饭都没吃,就在床上躺了12个小时。

你可以说我堕落,但我知道我需要那个时间。

失败之后,我们最怕的,其实不是没有结果,而是自己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自己。

所以,如果你现在特别难受、特别想哭、特别想静静,那就去吧。

人生不是比赛,谁先“走出来”不代表谁更强。


二、先整理出三个问题:我为什么失败?我还想再考吗?如果不考,我能干什么?


第七天的时候,我拿出一张纸,写了三个问题:

  1. 我到底是哪里没准备好?

  2. 我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,还是只是想“有个台阶”?

  3. 如果不考研,我还能干嘛?

我建议你也这么做,别急着去听别人的建议,先听听自己心里真正的声音。

我最后分析下来是:

  • 专业课准备得不扎实,复试太紧张没答好

  • 我对这个专业(汉语国际教育)确实喜欢,但不是非它不可

  • 我其实一直对内容运营、写作感兴趣,只是没认真想过要从那条路走

这三个问题帮我把混乱的心绪,第一次理清楚了。

你可以试着写,不用完美,但一定要诚实。


三、二战?工作?转行?别听风就是雨,想清楚再选


考研失败后,最容易陷入的一个陷阱是——“从众式决定”。

你会看到:

  • 有人马上报名二战:“我不信我考不上!”

  • 有人开始裸辞找工作:“时间不等人,赶紧挣钱!”

  • 有人甚至突然说:“我要出国!我要转行!”

但你要清楚,别人的选择适不适合你,是两回事。

我当时也考虑过二战,但我知道自己再来一轮,不一定能承受那种孤独和焦虑。

于是我给自己三个月时间试试找工作,如果真的不合适,再决定要不要二战。

这个选择让我压力小了很多,也让我在“行动中”找回了主动权。

所以请你记住:

比起快点决定,更重要的是做出真正属于你的决定。


四、找一份不那么讨厌的工作,先走一步再说


我当时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教培机构做编辑,薪资不高,平台也一般,但有一个好处:

让我重新感觉自己是个“在路上”的人。

每天坐地铁、写推文、改文案、帮老师整理课件……

虽然不是理想职业,但我很感激那段时间。

它让我重新建立了节奏,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原来还挺喜欢“内容”这个方向。

有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是“最对的选择”,而是“先选一个方向,然后在路上慢慢调”。

我就是从那份平平无奇的工作里,一步步摸索出自己的职业路径。

现在我已经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内容策划,写了好几百篇文章,也接了不少自由项目。

而这一切,起点就是那段“考研失败的空档期”。


五、你的人生不是靠一场考试定义的


我有个特别好的朋友,第一年考研失败,第二年又失败。

第三年,她找了份老师助教的工作,然后在边工作边考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更喜欢儿童心理学。

她没有再考研,而是转身去读了心理咨询师课程,现在做的是校园心理辅导员。

她有次跟我说:

“我很感谢那两次失败,它们逼我想清楚,我到底想过怎样的人生。”

这句话我一直记得。

我们总以为考研是一场“分水岭”:考上了,人生顺利;考不上,前途渺茫。

可其实——

它只是你众多可能路径里的其中一条。失败了,也许你只是该走另一条了。


写在最后:

如果你看到这里,可能你刚刚经历失败,或者正在考虑下一步。

我想跟你说几句很真诚的话:

  • 没有人天生能承受“努力白费”的打击,难过是正常的

  • 你不是“没用”,你只是暂时没找到那个属于你的舞台

  • 你可以复习、可以工作、可以休息,但请不要放弃相信自己

最后送你一句我当年写在日记里的话:

“我还年轻,还能失败好多次,也还能重新开始好多次。”

愿你带着遗憾继续前行,也愿你几年后回头看时,能微笑着说一句:

“幸好那年我没放弃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xiantao.com/post/257.html

标签: 失败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