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35了,还考编?太晚了吧。”
我妈一开始是这么劝我的。
“你这种年纪,不是该安稳点了吗?”
我朋友也在劝。
可现在,我坐在小学教师办公室里,一边批作业,一边喝热茶。
这一年,我工资不高,但每月按时到账;孩子可以早接放学,家人也觉得我“终于有了铁饭碗”。
如果你也正犹豫着“35岁还能不能考编”,我希望你能看完我的故事。
不是毒鸡汤,不是贩卖焦虑,而是一个真实普通人,35岁转行进编制的全过程。
我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。
从26岁做到35岁,工资涨了不少,但:
项目一多就要加班熬夜
客户改稿像翻脸一样快
年底KPI没达标,绩效直接砍一半
我记得有一晚凌晨两点,我正对着PPT改第15版,孩子突然醒来问:
“妈妈你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吗?”
我那一刻心里一紧。
我在拼命挣钱,可我的孩子几乎没怎么见我笑。
那天之后,我开始反复问自己:
“我真的要这样熬到40岁吗?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活法?”
后来,我开始了解“考编”。
我也担心年龄。
但你知道吗?
大部分教师编制岗位,明确的报考年龄上限是35周岁。
也就是说,只要你不超过35岁,就完全合法报考。
有些地区甚至对研究生学历、退役军人、基层服务期满人员会放宽到40岁以内。
所以——
“晚”不是政策规定的,是很多人自己吓自己。
我报的是市属小学语文岗,报考条件清楚写着:
年龄:35周岁以下
学历:本科及以上
专业:中文类相关即可
资格证:中小学教师资格证(需提供)
我当时刚刚满35岁,卡点报名,毫无压力。
我最开始真的很不适应。
从职场高节奏跳到备考节奏,整个人空了下来。
尤其是刚开始刷题的时候,那些教育学、心理学名词压根看不懂。
但我知道——
“我的对手不是那些刚毕业的学生,而是时间。”
所以我做了这几件事:
我买了个网课,一共花了不到2000块,但系统性强,至少让我明白了知识框架。
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那一块,我一开始真是看一遍忘一遍,后来跟着老师反复刷题,才逐渐掌握。
我不是全天备考,而是:
上午9-11点:学理论、听课
下午3-5点:刷题、做真题模拟
剩下时间照顾家庭、做家务,也不耽误。
坚持了4个月,成绩从模拟60分提升到80分以上。
我那时候告诉自己:
“考不上也没关系,这段经历本身就是我对自己的一次重塑。”
正因为没有“上岸执念”,我反而不焦虑,更能坚持。
我第一年进小学,当的是代课老师,但也是编内,五险一金、带薪寒暑假全都有。
同事多是年轻老师,工作氛围比我以前职场好太多。
有人会帮忙带孩子,有人会推荐教案资源,还有人拉我进“试卷打印群”“教师小红书群”。
我做了几件事让自己快速融入:
主动承担年级公文编辑(我原来是文案)
帮同事整理教学资料(用以前排版技巧)
开始做公众号推文,分享教学心得(被校长点赞)
我的优势,在这个环境里反而成了加分项。
所以别以为“进了编就养老”,其实你能不能活得舒服,取决于你自己。
我堂妹34岁,原本做电商客服,去年考进了县城的幼儿园
我大学室友35岁辞职备考,今年刚拿到初中历史岗的录用通知
我邻居36岁,以“退役军人”身份报考事业编,进了乡镇文化站
他们都不是“特别厉害的人”,也不是“高学历海归”,但共同点就是:
“愿意从头来一遍,不怕慢,就怕不动。”
你需要时间、需要安静、需要情绪稳定。
我老公一开始不理解:“你又不是考公务员,图啥?”
后来我带孩子去参加一次“亲子运动会”,他看到我和孩子笑得特别开心,才说:
“如果你觉得这样是对的,那我支持你。”
备考期收入会下降,有房贷车贷的朋友建议提前准备半年以上的生活费。
我备考时也接了点线上排版的兼职,刚好维持花销。
别模糊地说“想考编”,要具体到:
哪个城市
哪类岗位
哪个时间段考试
哪个学历要求
清楚了目标,学习才有方向,不至于半途而废。
35岁考编,晚不晚,别人说了不算,你自己的时间线才算数。
我36岁的时候刚领到教师证,37岁过试用期,38岁成为学校的“公众号主笔教师”。
你说晚吗?
对我来说,刚刚好。
因为我终于过上了:白天工作有节奏,晚上有时间陪孩子,假期可以带全家旅行的生活。
没有人规定35岁之后就只能走下坡路。
你只是要找到——你想走的那条道,然后一步步地走下去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阳阳分享工作室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