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在35岁那年,开始在洗头时数头发。
每次低头,看着地漏上的黑色缠绕物,我都默默咽下那口“该来的总会来”的苦水。
这事开始得挺突然,但又不完全突然。
大概是30岁那年吧,我第一次注意到前额的发际线有点“不对劲”。当时还笑着和朋友调侃:“我头发越长越靠后,是不是要进化成未来人了。”
现在想想,真不该笑得那么早。
你知道吗,男人面对掉发时的第一个选择,往往不是“解决”,而是“装作不在意”。
我换了更强控油的洗发水
我试图减少熬夜
我甚至告诉自己“这可能是季节性脱发”
可每天早上枕头上那些头发,每次洗完头后指缝里缠着的毛发,都像是一种无声的提醒:
“你啊,真的开始老了。”
这几年我买过:
生姜洗发水
网红控油喷雾
某平台推荐的育发精华
还有人推荐的“生发头盔”
老实说,大部分……没什么用。
唯一有点效果的,可能是我试了一段时间“非那雄胺+米诺地尔”。但这东西要坚持用,而且多少有点副作用,我那阵子晚上睡眠特别轻,老做梦。
我也去医院做过检测,医生看了看我后脑勺和额头,说是典型的“雄性激素脱发”,家族遗传因素也有一部分。
我爸年轻的时候头发浓密得像刺猬,50岁之后,前额就已经光得发亮。
“你这情况,还算早发现了。”医生安慰我。
听完那一刻,我说不出话。
原来我的命运早就被写好了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掉发不是光秃的问题,是心理的问题。
我开始不敢照镜子。
拍照的时候,总想调整角度遮住额头。
连和女生说话,也会下意识低头,不敢让她们看见我越来越高的发际线。
有一次我在电梯里,听到两个小姑娘在我身后嘀咕:“这个大叔……发量好像有点惨。”
我装作没听见,但那句话像钉子一样钉在脑子里。
有时候想想,人到中年,最怕的不是头发掉,是自己变得“不再像自己”。
我不敢说这方法对所有人有效,但对我,确实起了作用:
我说真的,那些动不动上千的洗发水、生发水,大多数是“心理缓解剂”。
真正有临床数据支持的,只有“非那+米诺”。
我现在每晚都定点洗头,清水冲干净后用冷风吹干,不再热吹、不睡湿头。
再加上一周锻炼3次,少吃辛辣油腻、早睡。
这些看起来没关系的生活细节,反而是我发量“保持现状”的核心。
我以前不敢剪短发,总觉得短发会暴露发际线。
后来我换了个理发师,他建议我:
“你不要老想着遮掩,换个蓬松有层次的剪法,反而能弱化视觉上的稀疏。”
结果一剪,确实好很多。
那次我明白了一件事:
男人不是要“保住所有头发”,而是要“找回对外貌的掌控感”。
说个真事。
我一个同事,发顶早早就秃了,结果交了个小8岁的女朋友,人家说他“有成熟男人的魅力”。
我问他怎么做到的。
他说:“我一开始也自卑,后来发现——只要我自己不怕,她也不会怕。”
掉头发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从此开始怀疑自己不配拥有爱。
你可以秃,但你不能丧。
我后来换了种思维去看待这件事:
如果掉发是命运的安排
那至少我还有主动去对抗它的机会
就像健身、读书、旅行、赚钱一样
头发少了,不代表你就低人一等
现在的我:
每晚按时睡觉
偶尔会去按摩头皮、热敷颈椎
周末洗完头后,照照镜子,也不会讨厌镜子里的自己了
我没恢复“浓密发量”,但我恢复了“对自己的接纳”。
如果你问我:中年男人掉发怎么办?
我不会跟你说什么“5种生发神器”,也不会推什么洗发水。
我只想告诉你:
掉头发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因此失去了笑容、自信和生活的底气。
我们不是靠发量撑起来的男人,我们靠的是:
每天早上照镜子,哪怕看到头发少了,也能对自己说——
“兄弟,别怕,咱还是咱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