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门文章 > 正文内容

年轻人总是凌晨两点才睡,到底是失眠还是自我放弃?

你是不是也这样:
明知道明天要早起,可偏偏到了晚上就不想睡;
明明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,却还是死盯着手机不放手。
凌晨1点、2点……
困,是困的,但就是不想关灯、不想睡觉、不想结束这一天。

有人说这是“拖延症”,有人说是“失眠”,
但其实,它更像是一种**“报复性熬夜”**——
白天的时间不属于自己,所以夜晚要拿回来。


一、你真的“失眠”了吗?很多人其实是主动不睡

我们总说自己“失眠”,但真正意义上的失眠,是指你想睡却睡不着。
而现在很多年轻人,是根本就不想睡,哪怕已经很累。

晚上11点看会短视频,12点刷刷微博,1点打开B站,2点又去看知乎……
这不是睡不着,是舍不得睡

因为你清楚,一旦睡觉,第二天的苦日子就又来了。


二、“报复性熬夜”:被白天掏空的灵魂,在夜里反扑

白天的生活太被动了:
上班、开会、催KPI、接电话;
回家、刷牙、洗衣服、顺便还得想明天的工作汇报。

一整天像是在被外力驱动着活着,
只有晚上,才终于属于自己。

于是我们开始报复——不是报复别人,而是报复被工作占据的时间

我知道晚睡不好,可我真的不想立刻进入明天那套折磨里去。


三、“不睡觉”的本质:我们对生活控制感太低了
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,叫做“延迟满足感控制崩塌”。
简单说,就是你明明知道某件事对你不好,但还是会做,
因为你想要的是立刻感觉好一点

晚上不睡觉也是一样:

  • 刷剧能让我忘记老板;

  • 打游戏能让我感觉自己还有点掌控权;

  • 发呆能让我逃离现实10分钟也好。

哪怕我明天会更困、工作会更糟,但现在这10分钟是我的。

这不是自律的问题,这是心累到不想管后果的问题。


四、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“拖延入睡”,而不是“失眠”

数据显示:

2025年中国18-35岁年轻人群中,近61.7%存在“主动性熬夜行为”;
其中有超过38%的人,平均入睡时间在凌晨1点半以后。

他们并不是身体有病,而是心里太委屈。

一个在地铁上被人挤、被领导吼、被生活催着跑的人,
真的只想在夜里为自己争口气。

哪怕是熬夜,也想证明这一天我不是完全为别人而活。


五、但熬夜真的是在“报复生活”吗?

其实不是。

你以为的“反击”,只是另一种自我消耗。

长期晚睡,带来的后果是:

  • 白天注意力涣散,工作效率更差;

  • 情绪波动更大,焦虑、抑郁概率上升;

  • 身体健康受损,免疫力下降、脱发、皮肤差、记忆力下降;

  • 更严重的,会导致作息紊乱难以逆转,甚至发展成真正的失眠障碍。

你以为你在争自由,结果是自由也没了、身体也垮了。


六、你不是不想睡,而是不想结束“没做什么”的一天

很多人说:“我今天又过了一天,啥也没干成。”

于是想在夜晚补点什么回来。

——补点自由,补点快乐,补点成就感。
结果却是:补不回来,还让明天更糟。

我们要学会接受——有些日子就是平淡甚至失败的,
你不需要每晚都“弥补白天”,你只需要好好睡觉。


七、该怎么改变这种状态?

以下几点可以尝试逐步调整:

年轻人总是凌晨两点才睡,到底是失眠还是自我放弃?

✅ 1. 先接受自己状态很烂,不强迫立刻改变

别给自己“我今晚一定12点前睡”的压力。越逼自己,越失眠。

✅ 2. 把入睡变成“仪式”

洗个热水澡、点个香薰、听个舒缓音乐——告诉身体:“该进入休息状态了”。

年轻人总是凌晨两点才睡,到底是失眠还是自我放弃?

✅ 3. 拆分晚上的“报复时间”

不要一次性搞到2点。给自己一个“3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”,定个闹钟。

✅ 4. 让白天变得稍微可控一点

中午多晒点太阳,晚上会更容易困;
把一些“自由感”安排到白天,比如午休听喜欢的播客、通勤路上刷想看的内容。


八、写在最后:早睡不是纪律,而是善待自己

睡觉这件事,不是别人对你有什么要求,而是你自己对身体的尊重。

不是所有自由都在深夜,
真正的自由,是你能控制自己的节奏,
不是在凌晨两点刷完短视频后对着天花板后悔的那种“自由”。

如果你真的很累,不如今晚就早点关灯。
不是因为你自律了,而是因为你值得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xiantao.com/post/226.html

标签: 不是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