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门文章 > 正文内容

父母不支持考研该怎么办?一个真实经历告诉你如何坚持自己

“你考研能干嘛?还不如早点找工作。”
这是我爸在我递出辞职信那晚说的第一句话。

我是95年生人,本科毕业后做了三年行政工作,工作稳定、收入普通,没什么晋升可能。
2024年,我决定考研,目标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专业。

结果,最大的阻力不是备考难度,而是——
父母完全不理解我,甚至几乎断绝了经济支持。

我想把我的真实经历写出来,告诉你:
如果你也正在承受这种“不被理解”,或许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。


🧱 第一阶段:家里不支持,还觉得你“不知好歹”

我是在元旦那天,跟家里正式摊牌的。

我妈的第一反应是:“你疯了?30岁的人了,读书还有用吗?”
我爸更直接:“工作辞了?你这是啃老,懂吗?”

那天晚上我们吵到凌晨,我妈甚至哭了。
她说:“我们没让你打工,就是希望你早点安定下来,不是做梦。”

我没有回嘴,但我心里想:

“难道‘安定’只能是不喜欢的生活?”

接下来的几天,我爸停掉了给我转的钱,微信也很少回我。
我开始用积蓄租房、买资料,每天去图书馆坐10小时,回家自己做饭、复习到凌晨。

没人鼓励我,没人监督我,
只有手机相册里,每天晚上拍的一张桌面照片,证明我今天坚持了。


🌧 第二阶段:真的想过放弃,但更怕一辈子后悔

大概在四月,压力最严重的一次,我晚上在厨房切菜的时候崩溃了。
我坐在地上哭了半小时,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没资格“重新开始”。

——同学在升职,朋友在买房,而我每天背单词、算分数、焦虑睡不着。

我甚至去打开招聘软件,看有没有能“先干着”的工作。

但就在我准备点“投简历”的时候,手机跳出一条提醒:

【倒计时 259天 · 初试日期:2025.12.21】

那一刻,我手指僵住了,心里一个声音冒出来:

“你撑到现在,不就是想要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吗?”

我没点那个按钮。那晚我重新翻了书。


🌈 第三阶段:考研不是感动自己,而是理性地走完每一步

我给自己制定了很细致的计划表:

  • 每天6:40起床,8:00到图书馆,刷30个真题

  • 每三天做一次全真模拟

  • 每周和另一个考研朋友视频复盘错题

我不再靠“热血”“励志语录”来支撑,
而是靠每天真实地“做完计划”,获得安全感。

我用Excel做了错题分析表,英语单词用Anki背,
政治我每周更新资料,用的是徐涛的讲义 + B站的视频。

考研不再是“追梦”,而是“解决问题”。


🌤 第四阶段:爸妈的转变,是从“不说话”开始的

到八月份,我爸给我转了1000块,说是“水电费”。

我妈打电话时开始问:“复习得咋样?吃得习惯不?”

他们没有道歉,也没有说支持。
但我知道,他们开始慢慢接受了。

我没有怪他们。
因为在他们眼里,“考研”可能只是“花钱+冒险”。
他们不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:是自我价值的重建,是不想活得像复制粘贴的决心。


🪜 考研过程中的“父母不理解”,你可以这样处理:

1. 不求被理解,但求不被拖后腿

父母的观念不可能立刻改变,不如先把情绪收起来,
用行动证明你不是“做梦”,而是认真规划、按部就班。

2. 主动汇报进展,建立“安全感”

我后来每周都会发一个“复习进度总结”给家人。
不是炫耀,是告诉他们:“你们不用担心,我没有在浪费时间。”

3. 别幻想“他们会支持”,你要为自己负责

很多人考研失败,不是因为题难,是因为“家里一句话就劝退”。
你要明白:你选择的这条路,是你自己的,不是谁来背书的。


🎯 最后我想说:

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一个“没法解释的理想”,
也许是转行,也许是出国,也许是考公务员……

你可以害怕、可以怀疑,但不要“假装放弃”。
因为你最清楚自己在躲什么、逃什么、想改变什么。

如果你在“被父母反对考研”的路上,记住一句话:

“你不是孤军奋战,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你一样的人,正在无声坚持。”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xiantao.com/post/228.html

标签: 考研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