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门文章 > 正文内容

35岁裸辞后,我靠什么撑过了那段“社会性死亡”?

闻知坊22小时前热门文章10

“一个35岁、没工作、没积蓄、没方向的人,真的一文不值吗?”

那天早上,我坐在家里,望着天花板发呆。手边是还没拆封的离职证明,手机不停跳出“交房租提醒”的推送。没有会议、没有KPI、没有人找你对接,也没有人关心你还在不在这座城市的社保系统里。

35岁,我裸辞了。

有人说我是冲动,也有人说我是疯了。甚至我自己,在那段时间也忍不住反复怀疑:我是不是毁掉了自己的后半生?


一、辞职的理由,表面是“累了”,其实是“绝望”

在那家公司干了将近8年,最开始做内容,后来转向运营,再后来带了一个小团队。工资不高,事情不少,但也还算稳定。直到新领导上任后,部门几乎每天在“整改”和“重组”之间反复横跳。

连续三个月,我每天下班后靠着止痛药熬过头疼,周末还要回群里汇报进度。某天凌晨三点,我照镜子时,发现眼里红得像被点了辣椒水。

我妈打电话说我声音怎么这么沙哑,我骗她说空调吹的。

我不是不想坚持,是觉得我已经坚持到尽头了。


二、“社会性死亡”的瞬间,比失业还可怕

离职的第一个月,我没有告诉任何人。朋友圈静悄悄,微信头像也换成了风景图。我甚至不敢点开招聘软件,因为我不知道,我这个35岁的人,到底还值多少钱。

以前我以为,“失业”只是没收入。但真正可怕的是,你会被这个社会悄无声息地踢出群聊。

你忽然发现:

  • 曾经合作的同事不再回你消息

  • 以前挺熟的上级,对你爱答不理

  • 投出去的简历,石沉大海

最难熬的一天,是我在麦当劳刷简历坐了7小时,晚上坐地铁回家时,看见玻璃窗里那张落魄的脸,我突然很想哭。


三、没人能救你,除了你自己

那段时间我试过很多办法:

  • 看书:看不进去

  • 跑步:跑两步就泄气

  • 冥想:心里杂念像蚂蚁爬

直到有天深夜,我在B站刷到了一个up主分享“中年再就业”的经历。他说:“别幻想奇迹,也别等别人拉你一把。中年就是自己的保命期。”

我那一刻突然清醒了。

第二天,我把简历重新写了三遍,把之前做的项目全部细化数据。每一段经历都要用“结果”来衡量,而不是“过程”。

我开始逼自己主动找人约咖啡、聊行业、丢人也要问岗位机会。我去参加线下分享会,站在年轻人堆里尴尬地笑,但我告诉自己:

“不管有多难听,只要你在说话,就不是沉默。”


四、真正撑过来的人,都靠一点点熬出来的

两个月后,我终于收到一个猎头的面试邀请。岗位不算特别好,但至少是一份开始。我记得那天我穿着压箱底的衬衫出门,手心全是汗。

面试官问我:“为什么离职?”

我笑了笑说:“当时真的顶不住了,但这段空白期,我做了很多补课,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”

他点点头,继续问下一题。

我突然意识到,世界并没有那么在意你从哪里跌倒,它更看重你有没有站起来的诚意。

最终我进了那家公司,工资比原来低了些,但氛围好得多,同事尊重人,加班也很少。我重新开始学AI工具、研究短视频,甚至帮公司搭了内容中台。

35岁以后,我终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“第二人生”。


五、如果你也陷在“裸辞焦虑”里,我想告诉你这几句话

  1. “社会性死亡”不会真的让你死
    它只是让你意识到,你曾以为稳定的一切,其实从来就不属于你。

  2. 不要沉迷自责,而是马上行动
    发一封邮件、改一份简历、约一个朋友吃饭——做一件你能做的事,哪怕很小。

  3. 不要太快妥协,但也别太迟动手
    别为了“看起来体面”而拒绝临时的降薪转行,你需要的是“活着”,不是“撑着”。

  4. 你不是一个人
   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,有无数像你一样的人,也正在摸黑找出口。


🎯 写在最后

有人说,35岁之后的人生,是一路向下的斜坡。

我不信。

我相信,只要你不躺平、不认输,每一个拐角,都会藏着新的风景。

哪怕你此刻一无所有,也请相信:你还可以东山再起,还可以翻盘,还可以不靠任何人的认同,也活得很好。

因为你是你,已经足够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xiantao.com/post/219.html

标签: 自己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