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肆虐,山洪汹汹。2025年我国华北、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,了解灾害背后的机理和防范之道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
近日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,对2025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。8月份,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、干旱灾害为主,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001.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1。
特别是北方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、暖湿气流及东北冷涡综合影响,降水异常偏多,甘肃、内蒙古等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,造成73人死亡失踪1。
2025年8月,全国共发生9次暴雨过程,平均降水量114.1毫米,比常年同期偏多6.6%1。
华北大部、西北中东部和珠三角一带偏多2成至2倍1。暴雨主要影响了华北和西北地区,甘肃、内蒙古等地受灾最为严重1。
强降雨还导致西南、华南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多点散发。云南普洱、怒江、楚雄等地泥石流灾害造成13人死亡失踪1。
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现象,它具有突发性强、水量集中、破坏力大等特点。
山区地形陡峭,河流落差大,水流流速快,一旦遭遇强降雨,容易迅速汇集形成巨大水流冲出山谷。
地质结构也是重要因素。土质疏松、岩石风化严重的地区,更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,加剧山洪的破坏力。
人类活动影响也不容忽视。山区过度开发、植被破坏、不合理的水土利用,都会增加山洪发生的风险和强度。
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,主要通过监测降雨量和实时水位来实现预警。
当监测到某区域降雨量达到危险阈值时,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。2025年8月,相关部门发布了多次山洪预警5。
预警级别通常分为蓝色、黄色、橙色和红色四种,红色预警表示危险最高,需要立即采取转移避险措施。
公众可以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手机短信、专用APP等多种渠道接收预警信息。建议关注地方气象台和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。
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,尤其是暴雨季节和山区旅游时。提前了解目的地及沿途的天气情况和安全隐患。
制定应急计划。包括家人之间的联络方式、紧急集合地点、逃生路线等,确保每位家庭成员都清楚计划内容。
准备应急物资。包括食品、饮用水、药品、手电筒、充电宝、重要证件复印件等,最好准备一个便携式应急包。
熟悉避险路线。在山丘区环境下,如果发现暴雨来袭,应尽快沿预定的避险路线离开低洼地区,避免渡河或在山谷中停留。
遇到山洪时,不要贪恋财物,立即向高地或山坡转移,不要顺山谷出口方向逃生5。
万一被卷入洪流,要尽量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体,寻找机会逃生。注意避开有漩涡的地方,防止被吸入水下。
远离电力设施和设备,避免触电。洪水容易导致电线断落和电气设备短路,造成触电危险。
如果被困,及时拨打求救电话(110、119、120),准确告知自己的位置和险情,保持通信设备电量充足。
检查房屋结构安全。洪水过后,返回家园前要先确认建筑结构是否安全,是否有坍塌风险。
注意卫生防疫。洪水可能携带污染物和病原体,需对房屋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,饮用瓶装水或煮沸的水。
关注心理健康。灾害经历可能造成心理创伤,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,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。
及时申请援助。如遇财产损失,可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咨询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政策。
根据最新数据,2025年主汛期全国共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,华北雨季持续时长59天,较常年增多29天,与1973年和2021年并列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9。
专家预测,9月上旬末到中旬,强降雨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地区南部、黄淮等地9。这意味着山洪风险仍然存在,我们需要保持警惕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