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恋爱纠纷引发全网关注:男子恋爱期间转账备注“自愿赠与”,分手后却将前女友告上法庭要求返还款项。
2025年8月,一起普通的恋爱经济纠纷案登上热搜榜,引发网友热议。一男子在恋爱期间多次给女友转账,且每笔都备注“自愿赠与”,但分手后却一纸诉状将前女友告上法庭,要求返还所有转账资金。
这场看似简单的官司,却触及了当代社会恋爱关系中经济往来的敏感神经。恋爱中的男女,一方觉得是表达爱意的赠与,另一方可能认为是应得的补偿或借款,感情破裂后,经济纠纷往往随之而来。
这起案件中,男方在恋爱一年期间,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渠道向女方转账共计约15万元,最大单笔转账高达5万元,最小则为几百元的日常消费转账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男方在每次转账时,都在备注栏明确写上“自愿赠与”、“节日礼物”、“爱心红包”等字样。这些备注成为了本案的关键证据,也是网友热议的焦点。
分手后,男方认为这些钱款是基于婚恋目的给予的,既然婚恋关系无法实现,女方就应当返还。女方则坚持认为这些转账属于无条件赠与,不应返还。
从法律角度看,这类案件的核心在于确定转账款项的性质:究竟是赠与,还是以结婚为条件的赠礼,或是借款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:“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,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。”换言之,赠与一旦完成,撤销需要符合法定条件。
法律专家指出,恋爱期间的转账是否返还,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转账时的真实意思表示、金额大小、是否以结婚为条件、是否带有目的性(如彩礼)以及财务往来背景。
对于带有“自愿赠与”备注的转账,法院一般会认定为无条件赠与,除非原告能提供相反证据证明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。
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,类似案件在全国各地法院已有多次判决,但结果却不尽相同,反映了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差异。
2024年,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曾审理过类似案件。法院最终判决女方部分返还,理由是虽然多数转账为小额赠与,但其中一笔10万元的转账“明显超出正常恋爱消费水平”,且“与结婚目的相关”。
然而,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法院的一个案例则判决女方无需返还任何款项,法院认为“原告自愿备注赠与,表明其当时真实意思表示,现要求返还违反诚实信用原则”。
这种裁判尺度不一的现象,增加了类似案件结果的不确定性,也让公众感到困惑。
这个话题登上热搜后,迅速引发网友激烈讨论,观点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。
一部分网友支持男方:“明明是冲着结婚去的,现在结不成了,还钱天经地义”、“十几万不是小数目,不能人财两空”、“备注赠与可能是为了面子或者让对方安心收下”。
另一部分网友则支持女方:“自己写的自愿赠与,白纸黑字还能反悔?”、“分手就要还钱,那恋爱中的青春损失谁赔?”、“如果这都能要回来,以后谁还敢收对象礼物?”
还有理性网友指出:“感情好的时候怎么都行,分手了就翻旧账,恋爱期间最好经济清楚点,大额转账要谨慎。”
法律专业人士指出,转账备注虽然重要,但并不是法院判决的唯一考量因素。
某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主任律师表示:“法院会综合考量多方因素,包括转账金额、当地消费水平、双方经济状况、恋爱时间长短等,不会仅凭备注就作出判决。”
“比如,几千元的小额转账,即使没有备注,也可能被认定为赠与;但几十万元的大额转账,即使有赠与备注,也可能需要返还,因为这可能是以结婚为条件的赠与。”
律师建议,恋爱期间如确有借款需求,最好明确约定为借款,并留下证据;如确为赠与,则不必过多备注,“言多必失”。
司法实践中,特殊金额的转账往往会有不同的法律认定。
在特定节日转出的“520”、“1314”等具有特殊含义的金额,通常被视为表达爱意的无条件赠与,法院一般不支持返还。
而较大金额的转账,如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,即使有“自愿赠与”备注,也可能被认定为以结婚为条件的赠与。如果最终没有结婚,接受财产一方可能需返还或部分返还。
此外,如果转账是用于双方共同消费支出,如旅游、吃饭等,那么这类转账一般被视为消费性赠与,不需要返还。
恋爱中的经济往来如何避免日后纠纷,法律专家和情感专家都给出了建议。
明确资金性质:如果是借款,最好明确写下借条,约定还款期限和方式;如果是赠与,则不必过多强调,自然表达即可。
量力而行: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表达爱意,不要过度透支以博取对方欢心,否则一旦分手,心理会极度不平衡。
大额转账三思:对于房产、车辆等重大财产赠与,或者数十万元的大额转账,务必慎重考虑,因为这类赠与即使完成,也可能被撤销。
尊重对方:恋爱关系中,双方经济上应该是平等的,不应以金钱作为维系感情的主要手段。
在这场“转账要不要还”的讨论中,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被忽略了:情感关系中的付出,真的能够用金钱来衡量吗?
情感专家指出,现代恋爱关系中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,但很多人缺乏处理这类问题的智慧。一方面,认为金钱可以表达爱意;另一方面,又期待金钱投入能够有所回报。
“感情不是投资,不应期待回报。”一位情感专家表示,“我们在给予的时候,应该是出于真心,而不是期待着某种回报。如果抱着投资的心态去恋爱,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失望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类似恋爱经济纠纷案件有明显增多趋势。
某地法院数据显示,2024年审理的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比2023年增加了30%,其中大部分是恋爱期间转账引发的纠纷。
这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变化,恋爱期间经济往来更加频繁;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法治意识的增强,更多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情感纠纷。
此外,移动支付的普及也让转账记录更容易保存和提取,为这类纠纷提供了证据支持。
理性对待恋爱中的经济往来,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功课。那么,如何平衡感情与经济呢?
建立经济边界:恋爱初期就可以探讨双方对经济往来的看法和原则,避免日后产生误解。
保持经济独立:即使恋爱中,也尽量保持经济上的独立,不要过度依赖对方的经济支持。
尊重彼此差异:双方可能来自不同经济背景,对金钱的看法可能不同,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。
注重情感体验:恋爱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,而不是经济上的往来,不要让金钱成为关系的主角。
感情中的付出,本就是心甘情愿的事。那些转账时备注“自愿赠与”的人,当时一定真心实意。感情不在,至少还有回忆,何必让金钱玷污了曾经的美好。
无论是法律还是人情,都告诉我们:爱的时候真心付出,分开的时候洒脱放手。这才是对待感情和经济往来最健康的态度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