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结论:机会依然有,但方式变了。
我是2023年底开始做自媒体的,当时25岁,没背景、没资源、也没长得多好看。
纯粹是看到一个朋友靠写文章一个月赚了几千块,我才试着入坑。
现在,1年多过去了,我不是爆款博主,但每个月能稳定靠公众号、小红书带来副业收入,主业还在继续。
你要问我:“2025年了,现在做自媒体是不是太晚了?”
我想说——你如果还抱着“做账号一夜爆红”的幻想,那确实晚了。
但如果你愿意脚踏实地、愿意找到自己的定位,现在就是**“最稳定能起号”的时期之一。**
我曾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:“是不是只有2018年前做自媒体的人才能火?”
点赞最高的答案是:“不是时代没机会,是你想要的是‘捷径式红利’。”
现在不比几年前:
平台开始限流,内容审核更严格
信息泛滥,用户疲劳感强
AI工具爆发,人人都能做图做视频,竞争更卷
所以,很多人发几条视频没火、写几篇文章没人看,就开始怀疑:“是不是机会没了?”
但我真想说一句——
自媒体不是没机会,而是“你得换个思路去切入”。
现在已经过了“发日常生活也能火”的时代,你必须得有“标签”。
比如:
不是“记录生活”,而是“低成本一人食菜谱”
不是“分享职场经验”,而是“0经验转行产品经理记录”
不是“随手拍宠物”,而是“猫咪行为学+训练干货”
平台更愿意推荐“主题清晰+内容集中”的账号,而不是“啥都发一点”的杂谈博主。
现在很多人只盯着抖音、B站,但其实:
小红书在种草类、自我成长类、情绪陪伴类内容上依旧有极大红利
知乎依然适合知识类、文字输出强的人(尤其是职场经验、教育类)
微博适合做“个性化表达+内容联动”(适合蹭热点)
哔哩哔哩虽卷,但仍欢迎“非颜值派+强内容型”创作者
我朋友是一个宝妈,在小红书记录“带娃后心理崩溃如何自我调节”,不到4个月涨粉2万,每条更新300+收藏。
她也不是专业选手,只是“讲了真话,讲了别人不敢说的话”。
现在平台流量池更智能,推送机制更看重用户停留、互动、标签精准度。
所以与其做一个爆火三天的视频,不如打造一个别人愿意反复点进来的账号。
你想要的不是“100万人看一眼”,而是“1000个人愿意跟你走很久”。
我账号起步很慢,前3个月几乎没人看,但我做了三件事,让一切发生转变:
我选的是自我成长+碎片心理内容,每周三篇,结构清晰:
周一:生活小洞察(比如“情绪稳定的底层习惯”)
周三:热点解读视角(结合热搜聊“社交焦虑”“职场倦怠”等)
周六:互动类话题征集
读者会形成“预期感”和“认同感”,这是粉丝粘性的核心。
我有一次写:“我连1000粉都没有的时候,是怎么逼自己写下去的”
评论区居然有30多条留言,有人说:“你讲的是我现在的心情”
那一刻我懂了:
人们并不是想看“成功者分享秘诀”,而是想知道:“你和我一样平凡,也在努力。”
真诚,是目前信息冗余时代里,最稀缺的品质之一。
我从没幻想爆款。我只想做到:
每个月多赚一点
每篇内容都比上个月更好
每一个粉丝都是喜欢我说话方式的人
现在我公众号每月3000+收入,小红书接基础推广每月2000+,不是暴富,但让我有“额外的安全感”。
关键词:“成年人的脆弱瞬间”“焦虑失眠怎么办”“没人在意我正常吗”
适合:有文字表达力、擅长共情的人
关键词:“运营岗位需要哪些能力”“三个月从小白转行UI设计”
适合:有工作经验,能讲清“怎么做”的人
关键词:“预算300元一周吃好饭”“一个人生活如何不崩溃”
适合:喜欢分享生活、有镜头感的人
关键词:“如何做思维导图”“职场必备Excel技巧”
适合:擅长教学、能系统讲清楚知识的人
别想着一开始就做十个平台、五种内容
选一个方向,一个平台,坚持90天试错,比到处发更有效
点赞和收藏不是重点,重点是:
有没有人愿意关注你,并等你下一次更新?
别一味抄模板,用户不会为“重复内容”买单
哪怕只是换一种讲述方式、加一点个人观点,也会更打动人
如果你只是想短期变现、靠自媒体脱贫,那很容易失望
但如果你愿意当它是一份长线事业,它一定能给你回报
你问我:年轻人现在做自媒体还有机会吗?
我想说:
不是还有机会,而是机会一直都在。
不在热搜上、不在大V手里,而在每一个认真生活、用心表达的你手里。
不要被“全网爆款”迷了眼。
做一个被少数人真正喜欢的人,比吸引万人路过更重要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,别再等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