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装 60cm 位、常做饭→13–16 套嵌入式(三层篮:上层餐具抽屉更香),自动开门+热交换/沸石烘干。
厨房位紧/租房→台式 6–8 套(能上置物架就近接水),接受一次洗少一点。
翻新困难但想嵌→独立式/自由嵌入(可当独立机先用)。
不建议:水槽式(容积小、姿势不友好、价格/维护不划算)。
嵌入式 60cm:主流13–16 套,能塞锅/炒勺/砧板;三层架(上层刀叉/餐具抽屉)>筷篮。
嵌入式 45cm:9–10 套,小户型或两人家庭;放锅能力一般。
独立式:顶盖可拆做半嵌;迁家也能带走。
台式:6–8 套,适合租房/小厨房;务必选进排水稳定+自动开门款。
“几套”是容量粗标,不同品牌碗篮设计差异很大,看实际装载图与齿距可调更靠谱。
喷臂/覆盖:上下多喷臂 + 侧喷/旋喷覆盖更均匀;可变压力/交替喷淋省水省电。
传感与程序:污浊度传感(自动程序)能按脏污调整时长与水温;要有强力 70℃/锅具程序。
水软化:内置软水器 + 盐仓,硬水区必需(减少水垢与水痕)。
自动开门风干:性价比最高,缩短干燥时间。
热交换冷凝:稳妥、能耗低;与开门组合更好。
PTC 热风:干得更快,能耗略高。
沸石(Zeolith):吸湿放热,高效低耗,多见于高端机。
漂洗剂:减少水痕,加/减看杯盘残水与彩虹纹情况调整。
ECO 周期最省(但更久),看每周期 kWh/用水 L与年耗电更直观。
噪声:≤44 dB(A)夜用友好,开放式厨房越低越好。
换热/全嵌门板对噪声也有帮助。
预留位:60cm 机型开口W600×D≥570×H820–870mm(看品牌说明),地面找平。
供排水:靠近下水更稳;排水口高差<75–100 cm;防臭弯/空气间隙别省。
电源:独立 10A/16A 接地插座,避免与热水器/微蒸烤共插排。
热水接入(可选):有燃气/热泵热水可接热进水,能耗与时长下降。
门板/把手:全嵌要匹配橱柜铰链与把手厚度,开门角别撞台面。
下层:锅/碗/砧板,齿距可调/可折;锅把朝下、高物件别挡喷臂。
中层:盘/碟/杯;高度三档或无级可调更灵活。
上层:餐具抽屉>筷篮(容量↑、喷淋更均匀、取放顺手)。
刀具:入机需钝刃/不怕水,精良木柄/碳钢刀不建议机洗。
塑料件:放上层并固定,避免高温变形/飞散。
三件套:洗碗粉/块(粉更可调)、漂洗剂、软水盐(硬水必加;软水区可少)。
合一块:方便但不随水质精细调节;对付重油污不如粉+预洗灵活。
软水器硬度:按自来水硬度(°dH/ppm)设置,水痕多→调高,泡沫过多/残粉→调低。
ECO:日常主力,最省能;不赶时间就用它。
强力 65–70℃:炒锅/重油/餐后堆积。
快速/玻璃:轻油/杯盘随手洗;别当强力用。
半负载/上篮洗/下篮洗很实用;自清洁/机器清洗每月一次。
每周:清滤网/集残盒,检查喷臂孔是否堵塞。
每月:机体清洁程序+除垢剂(硬水区);擦门封条、铰链。
每季:检查进水过滤头、排水软管弯头是否积垢。
长期不用:开门通风、断电断水、清空水箱与滤网。
只看“几套”:忽略碗篮设计/齿距/上层抽屉,结果锅放不进。
用手洗冲干净再放:削弱传感与酶作用;把大块残渣刮掉即可。
不用盐/漂洗剂:硬水区必然水痕/垢;玻璃易发雾。
指望“快洗”解重油:温度/时间不够,反而更脏。
水槽式一步到位:实际容积与姿势都不友好,多数人后悔。
入门实用:60cm 13套、自动开门+热交换、上下双喷臂、ECO/强力/快速、软水盐。
主力推荐:三层篮(餐具抽屉)、多区变频喷淋、污浊度传感自动、≤44dB、LED 腔灯。
高阶舒适:沸石烘干、第三喷臂/侧喷、全嵌隐形面板、APP 曲线、可接热水/再生盐自动提示。
量位:确认W×D×H 与下水/插座;能上 60cm 就别选 45/台式。
定三件:三层篮 + 自动开门 + 热交换/沸石。
看细节:软水器+盐仓、噪声≤44dB、强力70℃、可调中层、上层抽屉。
装与接:独立插座 + 连续排水 + 防臭弯;能接热水更省。
用与养:ECO为主,重油上强力;每周洗滤网、每月跑自清洁;硬水加盐+漂洗剂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