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北方供暖、南方空调取暖,使室内湿度降至 20%–30%,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,导致角质层干燥,易产生瘙痒感。
气温降低会抑制皮脂腺分泌,皮脂层变薄,皮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,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。
很多人冬天喜欢用热水洗澡并频繁使用皂基强的清洁用品,这会带走皮肤上的天然油脂,加重干燥。
老年人:皮肤代谢减慢,角质层更薄
婴幼儿:皮肤屏障尚未发育完全
湿疹患者:屏障功能先天脆弱,冬季更易复发
真实案例
张阿姨(65 岁,哈尔滨):供暖季每天洗热水澡,皮肤瘙痒到夜间影响睡眠。改为隔日温水沐浴,并使用凡士林锁水后,瘙痒明显缓解。
李先生(29 岁,广州):空调房办公,皮肤干燥起屑。桌边放置加湿器,并用含甘油的护手霜,一周后皮肤状况改善。
屏障功能受损
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和皮脂膜是天然屏障,当湿度降低或清洁过度时,屏障被破坏,水分流失。
神经末梢敏感度增加
干燥刺激会让皮肤神经末梢更加敏感,稍有刺激就产生瘙痒感。
炎症反应
反复抓挠会损伤皮肤,引起炎症,形成瘙痒–抓挠–更瘙痒的恶性循环。
建议隔日或每 2–3 天洗一次澡
水温保持在 37–39℃,避免过热
使用弱酸性、无香料、无皂基的沐浴露
避免使用磨砂、去角质类产品
洗澡后 3 分钟内涂抹保湿霜
选择含有甘油、透明质酸、凡士林等成分的产品
干燥严重时可使用修复屏障的神经酰胺乳霜
保持湿度 40%–60%
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或暖气风
老人
建议家人协助涂抹保湿品
避免穿着过硬、粗糙的衣物
儿童
沐浴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
使用婴儿专用保湿乳
湿疹患者
避免抓挠,必要时冷敷缓解
按医嘱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
若瘙痒伴随皮疹、渗液或破溃,应就医排查湿疹、皮炎或真菌感染
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需遵医嘱,避免皮肤变薄
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瘙痒需警惕血糖控制不佳
每 2–3 天温水沐浴一次
洗澡后 3 分钟内全身涂抹保湿品
室内湿度保持 40%–60%
衣物选择纯棉或柔软面料
避免抓挠,必要时冷敷
结语
冬季皮肤瘙痒虽常见,但通过科学护肤和环境调整,大部分人都能明显缓解症状。保持皮肤屏障健康,是应对冬季干燥的核心秘诀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