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35岁那年,从一个稳定的外贸公司辞职,转行做了自媒体。
很多人说我疯了:“都这么大年纪了,怎么还折腾?”
甚至我妈劝我:“你现在一切都好好的,何必重新来过?”
可我知道,我的内心已经越来越无法忍受当时的生活。每天机械打卡、看着年年不变的绩效制度,最怕的是——我已经能预测自己10年后的样子,那种窒息感,让我夜里常常失眠。
于是我跳了。
说实话,这年纪确实有些“尴尬”:
上有老、下有小,生活压力不容小觑
学东西没年轻人快,记忆力也没以前好了
很多公司简历筛选,35+直接Pass
但你问我“能不能成功”?我说:可以,但得接受它比想象中更难。
转行,不是换份工作那么简单,而是换一个完全不属于你舒适区的世界。
我一开始写文案、拍视频、剪辑,从来没接触过这些,常常熬到凌晨三点改文案,第二天还要去兼职维持收入。
但正是这种“破釜沉舟”的状态,才让我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“如何成长”上,而不是纠结“值不值得”。
我不是突然想折腾,而是被生活一点点逼的。
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:
工作十年,却一直在原地打转
每天过得像复制粘贴,没有一丝激情
明明很努力,但薪资增长几乎停滞
越来越看不见未来
当这些问题堆在一起,你不得不开始想:
我真的还要这样过下去吗?
转行不是冲动,而是当你意识到——继续下去更可怕。
我知道一味“裸辞”太冒险,于是我给自己设了3个月“过渡期”:
我把所有存款分成两部分:
一部分用来维持3~6个月生活开销(房租、水电、基本生活)
另一部分作为学习投资基金,报了课程、买了设备、订了工具
每天下班后我逼自己学新技能:视频剪辑、写作训练、短视频脚本
我也去B站、小红书模仿热门博主,尝试“模仿创作+优化表达”
最重要的是,我写了一封信给自己:
“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很难,但这不是失败,而是在攒能量。”
转行不怕慢,怕的是你毫无准备就跳进去,然后又灰头土脸逃回来。
很难,但没崩。
一开始没人看我的内容,我的文章连点赞都没有,视频播放个位数。
我开始怀疑自己:是不是选错了方向?是不是年纪太大了?
有一晚我情绪崩溃,发了条朋友圈:“我是不是太晚了?”
结果一个网友私信我:“你不是太晚,是你开始得比别人清醒。”
那天之后,我开始变得不再在意短期反馈,而更关注长期积累。
我规定自己:
每天必须发布一个作品
每周复盘一次数据(哪种内容更受欢迎)
每月逼自己学一个新的技能
不是因为我有毅力,而是因为我知道——只有咬牙坚持,才有资格谈转变。
转折出现在第7个月。
我写的一个职场话题文章《35岁裸辞后,我靠这4招逆袭》突然上了平台热榜,阅读量超5万,还被其他账号转载。
那一晚,我收到第一个“品牌合作”的私信,1000元的推广稿。虽然不多,但我高兴了一整晚。
那种感觉不是因为赚钱,而是——终于有人愿意为我的能力付费了。
后来我慢慢积累起粉丝、内容库、服务案例,再加上转行初期积累的素材,我终于靠“内容策划+写作服务+品牌推广”实现了稳定收入。
现在,我月收入稳定在1.5W~2W之间,虽然不富裕,但至少,生活是我选择的,不是被推着走的。
我不是特例。
我有朋友35岁从工厂辞职,自学视频剪辑,现在成了短剧剪辑接单达人;
还有一位宝妈38岁学会直播带货,半年时间粉丝破3万,每晚直播两小时变现上千。
他们都不完美,没资源,没背景,甚至没啥天赋。
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:愿意放弃“安全感”,用行动换选择权。
除非你有半年以上的生活储备+清晰的目标,否则你容易崩溃
别盲目听别人说“短视频热、自媒体赚钱”,你要根据自己兴趣+性格匹配岗位
35岁不是劣势,但你必须用“执行力”来抵消年纪带来的“机会劣势”
比如我擅长写“职场故事+情绪引导”,不是爆款,但适合长期积累
你问我,35岁转行能成功吗?
我想告诉你:成功不一定是收入多少、粉丝多少,而是你终于过上了“你选的生活”。
你可以不转行,但你必须知道:
“继续耗在原地,你能换来的,只有更深的无力。”
转行不是万能的解药,但它是给你重塑人生节奏的机会。
别怕晚,最怕你一直不敢动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