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种感觉:
家里突然空了,冰箱还是满的,洗衣机也在转,外面阳光正好,可是你站在客厅,整个人像断了线。
我是37岁那年离婚的。
没有出轨、没有暴力、没有狗血的第三者。
我们只是——不想再过下去了。
我以为离婚之后会解脱,但真正难的是,我根本不知道怎么一个人生活。
离婚那天,我从民政局走出来,阳光很大,我记得我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,前一天特地熨好的。
我对自己说:你自由了!
但两小时后,我坐在小区楼下发呆,突然意识到:
“我今天要一个人做饭了。”
那一刻我才明白,“自由”也意味着没有人等你回家,没有人提醒你锁门,甚至没人和你说“晚安”。
那几天,我每天五点半醒来,听着鸟叫,却一口也吃不下。
每次刷朋友圈,总有人晒孩子、晒老公、晒旅游。
我一个人坐在出租屋,看着“宜家风格”的小桌子,一股委屈就从嗓子眼涌上来:
“难道我就是活该失败吗?”
我妈刚开始还说:“回来住几天吧。”
三天后她就开始问:“你有没有考虑复合?”
我爸干脆不说话,只在我吃饭时皱着眉头:“一个人吃饭不好。”
我知道他们是关心我,可是那种“你不完整了”的眼神,比什么都刺人。
你会突然发现,原来“离婚”两个字,在很多人眼里,不是状态,而是标签。
有一次,我去看房,中介看我资料说:“您一个人?哦……那可能租房资格得重新审一审。”
银行、幼儿园、朋友聚会……那种“你这个身份不太对”的暗示,无孔不入。
真正的转折,是在我一个人去了趟厦门。
我什么都没安排,只是坐在曾厝垵的沙滩上看海,一看就是两个小时。
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:
“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”
不是“谁的妻子”、不是“哪个公司的员工”,而是——我自己。
那天晚上,我在手机备忘录写下了一句话:
“你不是失败者,你只是被退回了起点。”
不是逃避,而是戒掉“比较”。
你会惊讶地发现,没有人真的那么幸福,也没有人关心你到底过得好不好。
别说什么“自律清单”。
我刚开始只是每天完成一件事,比如去市场买菜、把洗好的衣服叠整齐、写一段文字发在小红书。
一点一点找回那种“我能掌控生活”的感觉。
我有一段时间根本不想社交。
朋友约我吃饭,我就说“不想动”。
现在回想,没关系,那时候我真的只需要跟自己待一会。
疗伤期,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自我缝合。
我开始学画画。
刚开始画得很烂,但老师每次点评都会指出一点小小的进步,那种“被肯定”的感觉,比“被爱”更实际。
也有人去健身、去种花、去做手工,任何能让你看见“我做到了”的事,都是救命稻草。
我花了半年时间,才敢承认——我还是想被爱。
但这次我不会再“为了不孤独而恋爱”。
我要成为那个即使没有人陪,也能过好生活的人。
离婚不是失败,是一次系统重启
孤独不可怕,可怕的是“用错方式填空”
不要着急解释自己,懂你的人会慢慢靠近
经济独立是一切情绪稳定的前提
写日记,比找人倾诉更有效
心疼自己,是最好的自我修复剂
你现在可能还在想:“是不是我做错了?”
我想告诉你:你没错。
你只是走到了“必须面对自己”的这一步。
不是你不够好,而是你不再愿意凑合。
每一个走出婚姻的人,都值得一个“重启人生”的机会。
别急,慢慢来。
你会比从前,更懂爱,也更懂你自己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