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从高中开始就有晚睡强迫症。
不是失眠,而是明知道明天有事,也一定要熬到很晚才甘愿睡觉。
一开始我以为是习惯,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。每天11点困了,却死死盯着手机到2点;刷短视频、回信息、发呆,甚至看着墙发呆都不想去睡觉。
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状态:
晚上不困,但早上起不来?
脑子明明很累,却偏偏不愿放下手机?
白天计划早睡,到了晚上就“灵魂出窍”?
这不是你懒,也不是你没自控力。
它有个名字——报复性熬夜(又称晚睡强迫症)。
今天这篇文章,我就从自己的经历说起,分享我后来如何一点点走出这个状态,以及几个真的有用的技巧。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熬夜困局,别着急,我们慢慢聊。
你可能觉得,晚睡只不过是个生活习惯。可实际上,它对人的影响远比你想象得深。
我曾连续一个月每天3点睡,结果:
情绪极度不稳定,动不动就烦躁;
脸上狂爆痘,整个人像脱了色;
白天上班发呆,注意力像气球一样飘;
跟家人脾气暴躁,和同事交流也没耐心。
更可怕的是,我不想改变。
因为晚上的时间,是我觉得“属于我自己的时间”。
白天上班、应酬、处理各种琐事,只有夜晚是自由的。
哪怕自由只是刷手机,也不愿轻易放弃。
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很多解释,但我觉得最真实的一条是:
“白天过得不快乐,晚上不愿意结束。”
我之前每天被工作压着跑,白天属于别人,晚上才是自己喘口气的时候。
这时候,哪怕我知道明天要早起,心里也会说:
“让我再多刷五分钟,这就是我唯一的安慰。”
时间久了,就形成了习惯——身体累,但精神抗拒“结束这一天”。
这不是单纯的失眠,这是潜意识在报复你的不满足感。
我试过各种办法,包括“强行断网”、“用番茄钟计时”……
有些有效,有些没用。但最后能让我真的改善晚睡问题的,是下面这几条。
以前我睡前一直刷视频、看新闻、打游戏,导致大脑一直处在兴奋状态。
后来我试着规定:晚上8点之后,只看纸质书或者听轻音乐,手机调成黑白屏模式。
刚开始不习惯,但坚持了一周后,我发现自己到了11点会自然困倦,脑子不会那么“炸”。
晚睡的根源是“我白天不快乐”。
所以我刻意在下班后安排让我放松的活动,比如:
和朋友吃顿饭;
去健身房挥汗30分钟;
花1小时画画、写点东西。
这样我会觉得“今天我已经拥有了我自己”,晚上的报复性就会弱很多。
这不是流水账,而是写3件事:
今天我最开心的事;
今天我感恩的人或事;
明天我最期待的一件事。
这能帮我慢慢脱离“白天压抑→晚上报复”的循环。
我开始期待明天,而不是依赖夜晚。
我尝试过“今天开始每天11点睡觉”,结果失败惨烈。
后来我换成“每天比昨天早睡15分钟”,哪怕是从2点→1点45。
就像减肥一样,不是断食,而是微调节奏,才能持久。
我以前早上醒来,第一个念头就是“今天又是被榨干的一天”。
现在我会提前准备点小奖励,比如:
起床后喝一杯热可可;
洗完脸点个香薰蜡烛;
放一首喜欢的BGM做早餐。
这些小细节,会让我觉得早睡=迎接美好清晨,不是对自由的放弃。
不装了,我也不是每天都早睡。
但从过去3点,变成了1点半,现在基本能12点左右入睡,早上7点半起床,精神好多了。
我不再焦虑“我怎么还睡不着”,而是告诉自己:
“晚一点没关系,别太苛求,但尽量做点让自己舒服的事。”
自救的第一步,不是控制时间,而是理解自己。
我曾以为,解决晚睡强迫症就是“睡得早”。
但其实,真正让我脱困的,是:
我开始认真安排自己的生活;
给自己一些喘息和自由;
把注意力从“必须控制”转为“主动选择”。
你不是真的想晚睡,而是你想掌控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当你开始过上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,夜晚,也就不再那么“放不下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