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练不是“吼几句”,而是把正确行为变成狗狗的“默认选项”。核心:清晰规则 + 及时奖励 + 分场景巩固。
装备:胸背(Y 字不压气管)+1.2–1.8m 牵引绳+小颗粒训练零食(豌豆大小)+便袋。
奖励清单(从强到弱):喜欢的零食 > 玩具追逐 > 口头夸赞/抚摸。
训练环境:先在低干扰(家里/走廊),成功率 ≥80% 再到小区,最后上街。
节奏:每次3–5 分钟,一天3–6 组;短频快胜过一次练 30 分。
黄金时机:对了就 1 秒内奖励;错了不惩罚,只打断→引导→再给机会。
名字=看我:叫名 → 眼神对上就奖励(1 秒内)。
四爪着地才有关注:扑人时双臂收起转身,等四爪落地再给摸/零食。
门口/餐前“坐等”:开门/放碗前先坐,等候 1–3 秒再释放口令(“去吧/OK”)。
统一口令:全家只用同一词(坐/等/来),避免“坐下/坐好/蹲”混用。
每个动作目标:在家 90% 成功 → 小区 80% → 街上 70%再升级难度
看我(注意力基石)
夹零食于两眼之间 → 眼神对上立刻点+喂→ 加时 1→2→3 秒。
坐
零食从鼻尖上抬,屁股自然落地即点+喂;加入口令“坐”。
等候(自控力)
狗狗坐定→举掌示停说“等”,数 1–2 秒 → 释放“OK”再喂;逐步加时与距离。
过来(回呼)
在 1–2m 呼名+蹲低张臂→过来就连发 3 颗小零食+夸奖;别用于惩罚前奏。
趴/放下(放松/打断)
趴:零食从鼻尖向下贴地拖引;
放下:手心包住零食,狗不抢的 1 秒就“是的”+给另一颗。
管理:短牵在身体两侧“U”形自然垂。
方法:一拉就停(像柱子),拉回注意力看我→自动回到你身侧→前进即奖励。拉=停,松=走。
进阶:练“跟我”(随行)——走 3 步有眼神就给;把你变成“移动零食机”。
预判触发点(回家/见客/电梯)。
四爪着地才有关注:扑→转身撤回注意→落地立即给零食/摸;
让朋友配合:靠近-退开做“你控制他靠近的开关”,狗学会冷静=人接近。
教“安静/看我”替代:门铃声=你扔地上 2–3 颗零食(打断情绪)→引导坐等;
环境管理:拉窗帘/磨砂贴、白噪音;白天消耗体力(见下)。
三件套:合适磨牙玩具 2–3 个(硬度阶梯)+定时换玩具+“交换”口令。
被抓正着:塞上玩具→咬对的就夸;别追逐抢夺(会变“你追我藏”的游戏)。
“加餐法”:吃饭时你不夺,只往碗里加更好的(小肉粒);
练“离碗也有得吃”→叫开 1–2 步给更香的,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间。
严重低吼/冲咬:停止家庭尝试,请专业训练师/行为师介入。
时间点:醒来、吃后 15–30 分钟、玩耍后、睡前。
到位就奖:到垫/草地开始排泄立即轻声“好棒”+小零食 2–3 颗;室内若错过,无声善后(酶清洁),别当场责骂。
假装离开训练:拿钥匙穿鞋→不走→坐下工作;打破“仪式=离开”的联想。
离家计时:从 10 秒无声开始逐步加到 1、3、5、10 分钟;返回要平淡。
持续嚎叫/破坏:考虑行为干预+摄像头评估+镇静辅助(由兽医建议)。
嗅闻散步 15–20 分钟(让狗在草地/树丛嗅闻)
找食游戏 5 分钟(撒粮/嗅闻垫)
脑力 5 分钟(简单智玩/抓手目标、转圈)
规矩散步 10 分钟(练随行/等候/过来)
D1–2:看我×20 次、坐×20 次;门口/餐前“坐等 1 秒”。
D3–4:过来(1–2m)×15 次;牵引“拉就停,松就走”10 分钟。
D5–6:等候加到 3 秒;随行 5–10 步有眼神就奖。
D7:进小区(低干扰)复盘所有口令;练“交换”。
D8–9:门铃演练:铃声→找零食→坐等;街边短练“看我”。
D10–11:过来距离 5–8m(长绳),成功就超值奖励。
D12:与友人“靠近—退开”防扑人;四爪着地即奖。
D13:定点如厕巩固;加入“趴”放松。
D14:半路综合考:散步 20 分钟内完成“看我—坐—等—过来—随行”小循环 3 轮。
每天最后 1 分钟做“成功回顾”(3 个最顺的动作连做连奖),让狗带着成就感结束。
越叫越训→ 用距离/遮挡/找食打断,再练“看我”。
只在家乖→分场景:家→楼道→小区→街边→公园,逐级加干扰。
口令失效→ 是你把口令“说废了”;先重建动作,再轻声给口令。
奖励太慢→ 把零食装腰包,正确 1 秒内到嘴。
家人不一致→ 写一张**“家庭训练卡”**贴门后:口令词、规则、奖励标准。
不打不吼不抖绳;惩罚只会压抑、不会教学。
攻击行为/咬人史:先体检排除疼痛,再找专业行为师一对一。
夏季/长鼻短鼻差异:高温训练缩短时长,备水;短鼻犬更要留意喘息。
装上胸背+短牵引,揣一把小零食;
客厅练“看我×10 + 坐×10 + 等候 1 秒×5”;
下楼5 分钟:拉就停、看我就走,回来记一条今天最顺的动作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