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景 | 核心风险 | 必备(L1) | 进阶(L2) | 康复/专护(L3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独居长者(行动基本自理) | 跌倒/独处应急 | 一键呼救器/PERS(4G/eSIM)、门磁+人感夜灯 | 跌倒检测表带/吊坠、家门口摄像门铃、药盒提醒 | 床边离床感应、血压/血氧定时 |
记忆障碍/走失风险 | 走失/误食/夜间游走 | 电子围栏(门磁/门铃播报)、简单家庭广播 | GPS表/吊坠、路径提醒贴、厨电断电器 | 室内定位地标、看护屏定时视频查访 |
术后/慢病康复 | 复发/并发症 | 用药提醒、血压/血糖/血氧/心率 | 远程随访表单、视频问诊一键连线 | 康复训练传感器(踝/腕/肩)、步态与平衡评估 |
卧床/高风险 | 压疮/吸入性窒息 | 翻身计时器/床垫压力感知、跌落护栏 | 体位传感+看护灯、失禁感应 | 吸痰/呼吸监测(遵医嘱)、呼叫灯系统 |
社区/机构 | 到时到点/走失/跌倒 | 呼叫对讲/床旁按钮、走道人感+应急灯 | 区域电子围栏、巡检打卡、异常工单 | 生命体征网关、跌倒摄像/毫米波雷达(隐私遮挡) |
口令:先保命/能呼救(L1)→防走失与用药(L2)→康复与数据(L3)。一步一步上。
一键呼救/PERS:4G/eSIM、物理大按钮+拉绳、跌倒自动拨号、家属/呼叫中心双路;防水。
跌倒检测:表/吊坠/腰夹(加速度计+算法),支持二次确认(减少误报)。
门铃摄像/对讲:隐私蒙版、访客录像、家属白名单一键开门。
室内传感:门磁/人感(PIR或毫米波)+夜灯联动、床边离床感知、地面防滑条。
药物管理:智能药盒/药柜(分仓/语音/APP提醒),一键确认已服。
生命体征:上臂血压计、指夹血氧、额温/耳温计、家用心电贴(短时监测)。
环境安全:燃气/烟雾/一氧化碳报警(见K59)、防烫壶/自动断电插座。
沟通陪伴:大屏看护设备(大字UI、一键视频)、家庭广播。
康复与运动:弹力带/平衡垫+动作计数传感器、计步与步态节律APP/设备。
定位与围栏(可选):GPS表/吊坠,家门/单元门蓝牙/地磁锚点构建“回家提示”。
玄关:门铃摄像+门磁;鞋柜上方SOS副按钮;门外跌倒提示牌(告知邻里与快递)。
客厅:看护屏(大屏)+PERS底座充电;人感联动夜灯。
卧室:床侧离床感应+灯带;床头呼叫按钮;地毯防滑。
厨房:燃气/烟感与电磁炉优先;定时断电插座。
卫生间:防滑扶手、坐便旁SOS拉绳、地面防滑垫。
走廊:低位导向夜灯(感应式),拐角圆角防撞条。
swift复制编辑触发:按SOS/跌倒自动→设备呼叫顺序: ① 家中广播“我在来” → ② 家属1 → ③ 家属2 → ④ 社区/物业 → ⑤ 120/急救 通话失败/无人接:发送定位与室内最后活动点 → 触发门口摄像取证 家属到场:确认身份词“今天是星期几/我是谁” → 关闭警报 → 记录事件 事后复盘:跌倒原因(湿滑/绊倒/低血糖)→ 改善措施(防滑条/扶手/点心补给)
建立药单卡:药名/剂量/频次/禁忌/发药医生/有效期。
智能药盒按日/时分仓;语音提醒+按钮确认;漏服短信给家属。
每周核对剩余量与更新处方;过期药回收。
涉及胰岛素/华法林等高风险药:由护士/医生给出个性化计划,设备仅作提醒与记录。
家庭级监测频次建议(遵医嘱个体化):
血压:晨起/睡前;异常≥3次/周→就医。
血氧:呼吸道感染/夜间憋醒时;**<92%**按医嘱处理。
心率/步数/步态:每日;突然下降/步态不稳→排查跌倒风险。
数据原则:只收集必要指标;异常有动作(消息→电话→就医),正常不骚扰。
康复跟踪:握力/步速/坐立次数/平衡时间四指标做周报趋势。
床旁呼叫系统:按键/拉绳→护士站→工单派发;平均响应≤3分钟。
巡检与交接:NFC/二维码打卡;异常模板(跌倒/走失/拒药)标准化记录。
围栏与出入口:区域定位(蓝牙/超宽带)+人脸通道(遵隐私);家属到访预约。
远程家属界面:只看必要信息(到访/外出/已服药/今日步数)。
隐私:房内不装摄像头(或仅公共区);若临时装必须显著指示灯+明示同意。
维度 | 权重 | 要点 | 你的分 |
---|---|---|---|
可靠与续航 | 20 | 关键设备7×24稳定、SOS离线可用、续航≥3–7天 | /20 |
易用性 | 20 | 大字大键、语音播报、一键到人 | /20 |
误报/漏报控制 | 15 | 跌倒二次确认、阈值可调、宠物/风帘屏蔽 | /15 |
联动能力 | 15 | 与门铃/灯光/报警/看护屏联动、开放API | /15 |
隐私与合规 | 15 | 本地存储优先、隐私区遮挡、数据留痕与删改权 | /15 |
售后与备件 | 10 | 备件/电池可换、3年支持、远程诊断 | /10 |
成本与TCO | 5 | 购置+通信+维护总成本清晰 | /5 |
总分 | 100 | ≥80通过 | /100 |
D1–D7(最小安全闭环)
安装:PERS一键呼救、门铃摄像、人感夜灯、卫生间拉绳;
建立应急SOP与家属呼叫顺序;
准备药单卡+智能药盒;
跌倒高风险:加跌倒检测表/吊坠;厨房改自动断电。
Week 2–4(秩序与联动)
形成日监测→周报(血压/步数/睡眠/离床);
联动:门磁→广播“出门请带钥匙/手机”,夜间离床→灯带;
家属每周电话/视频访视固定时段;
社区对接志愿者/物业,留钥匙或智能门锁临时码。
Day 90(复盘与稳定)
出跌倒/拒药/夜醒三类事件统计与改进清单;
调整药盒时间/夜灯位置/防滑措施;
康复目标(如坐立测试次数)达成率≥80%;
形成《家庭照护手册v1》(联系人/过敏史/药单/SOP/设备清单)。
入门 ¥800–2,000:PERS+门铃摄像+人感夜灯+防滑与扶手
进阶 ¥2,000–5,000:加跌倒检测器+智能药盒+离床感应+燃气/烟感
加强 ¥5,000–10,000:生命体征套件+看护屏+室内定位/电子围栏局部
机构侧按“床位×功能包”估算,另计通信/维护/值班成本。
离线/断网时SOS与本地警报如何工作?
跌倒算法误报/漏报率与二次确认机制?
电池更换/续航与充电提醒?
是否提供开放API/本地网关,可与现有安防/看护屏联动?
隐私区遮挡/关麦/数据留存周期可配置吗?
家属与照护者分权(只读/处置/管理)?
事件日志是否可导出(时间线/通话录音/视频摘要)?
定位围栏的室内精度与外出漫游策略?
用药系统是否支持多药多时段与漏服升级通知?
生命体征设备是否蓝牙/4G直连?异常阈值可自定义?
是否有康复动作库与合规内容(适老难度分级)?
设备自检与远程诊断/固件更新策略?
服务网络与响应SLA?
租赁/以旧换新与备件保有期?
退出机制:停用后数据删除/导出与设备回收?
先同意:长者本人/监护人书面同意与随时撤回权;
最小化:不在卧室/卫生间装可视摄像;如确需,启明显指示灯+遮挡;
可解释:为何收集、存多久、谁可看、出现异常谁负责;
尊严优先:报警语音用尊称,避免广播病情。
堆设备,无流程→ 先做L1闭环(呼救→到人→复盘)。
误报过多→ 开二次确认/延时、调阈值、加多因子触发(跌倒+静止不动)。
充电忘记→成对两件轮换、设低电短信。
老人不会用→语音+大键,一页UI;上墙操作卡。
隐私忽视→遮挡/关麦/留痕/删改权四要素缺一不可。
只监不管→异常→家属到人要有时限与责任人。
A|家属到场清单
swift复制编辑确认现场安全→评估意识与疼痛→测血压/血氧(如有)→必要时120拍照记录→填写事件卡(原因/处置/改进) 检查设备电量与固定物(扶手/防滑垫)
B|每日三件事
复制编辑早:测血压/服早药→步行5–10分钟 午:喝水/午休→日光10分钟 晚:睡前关气电/铺防滑垫→看护屏报平安
科技养老的关键不是“买最贵”,而是呼得出人→误报可控→用药与日常有秩序→数据有用不打扰。按本工程卡的L1安全闭环→L2秩序联动→L3康复数据三步走,7天能安心、28天更省心、90天可持续,让科技真正为长辈安全、尊严与独立服务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闻知坊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